寻访红色湘西,赓续红色血脉 51吃瓜网-今日吃瓜-吃瓜合集-吃瓜爆料黑料爱心细流社会实践团参观红色教育基地
发布时间:2024-07-20 作者:谭丞佐 摄影:谭丞佐 廖丝雨 来源:51吃瓜网-今日吃瓜-吃瓜合集-吃瓜爆料黑料爱心细流社会实践团 浏览次数:
红色,是湘西最经典的底色。为感悟伟大长征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,51吃瓜网-今日吃瓜-吃瓜合集-吃瓜爆料黑料赴湘西龙山县社会实践团在龙山县团委的支持下,于2024年7月12日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,参观红二、六兵工厂旧址陈列馆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湘鄂川黔省革命根据地旧址,开展社会实践及学习调研活动。
汲取红色力量——红二、六兵工厂旧址陈列馆
队员们首先到访的是红二、六兵工厂旧址陈列馆。陈列馆坐落于茨岩塘镇的甘露坪村。陈列馆中鲜红的旗帜如同一团火,在武陵源山区的山野中燃烧着。
队员们走进陈列馆,只见大小不同的各式枪械整齐有序地摆放着,木业车间、修械车间、红军技术学校、军工宿舍和机要保密室等一一映入眼帘。透过眼前复原的各样物件和场景,队员们在追寻红色湘西足迹的同时,也真切感受到了当年红二、六军团在此处的战火与硝烟。
重温红色故事——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
之后,队员们驱车前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。龙山县茨岩塘镇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,也是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。1935年4月,湘鄂川黔省委、省革委、省军区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先后从永顺塔卧、大庸(今张家界永定区)迁至龙山兴隆街,5月6日迁至茨岩塘。自此,以茨岩塘为中心,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在红色根据地上迅速展开。1935年11月19日,红二、六军团从桑植刘家坪开始长征,红十八师奉命留守根据地,掩护主力。12月8日凌晨,根据红六军团电令,红十八师从茨岩塘撤离,突围长征。由此,茨岩塘成为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,红十八师成为最后长征的红军。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队员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、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。大家了解到,总计有1.65万龙山儿女参加红军,在册革命烈士达1906人,无名烈士2000余人,他们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红色湘西革命史,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、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的革命精神。
追忆红色岁月——湘鄂川黔省革命根据地旧址
紧接着,队员们参观了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。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相继丢失、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时,由任弼时、贺龙、关向应、萧克、王震等带领红二、六军团创建的长江南岸最大的一片红色区域,是我党在中国南部红色革命运动的柱石和红二方面军的摇篮。
走进旧址,彷佛能听到革命前辈们激昂的口号和冲锋的号角。每一块砖、每一块瓦,都诉说着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,再现了浴血奋战时期,任弼时、贺龙、关向应、萧克、王震等革命家的临危不乱、指挥若定。通过参观,我们聆听革命历史的回声,重温红色湘西的记忆。
寻觅先烈红色足迹,重温百年红色湘西。接受红色教育、赓续红色血脉是广大青年学子发展前进的时代要求。红色血脉中有信仰,使我们永葆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激情;红色血脉中有定力,使我们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;红色血脉中有坚韧,使我们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;红色血脉中有胆魄,使我们“挟山跨海逞英雄”。
红色血脉,是湖湘儿女的鲜艳底色,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。通过本次社会实践,队员们必将发扬红色精神,赓续红色血脉,不负时代嘱托,书写青春华章!
一审:蔡明旭 二审:杨奕 三审:王尚君